索引号: |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1011200000023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1-01-12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计划总结 |
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我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导,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遵循,通过燃煤锅炉低氮改造、县城区和道路扬尘整治、VOCs治理工作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以实施排污口排查整治、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容建设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为重点狠抓水污染防治,以同达煤气化公司污染地块修复治理、危险废物安全处置为着力点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全面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收官之战,推动全县环境质量稳步向好,为实现“建设美丽左权”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努力奋进。现将我局2020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完成情况和下年度计划及“十四五”期间计划总结如下: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环境空气和水环境质量指标完成情况
2020年大气环境指标完成情况及与2015年对比情况:2020年1-10月,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22,同比好转14.05%;PM2.5平均浓度36ug/m3,同比好转18.18%;S02平均浓度12ug/m3,同比好转25%;PM10平均浓度70ug/m3,同比好转5.41%;氮氧化物平均浓度27ug/m3,同比好转18.18%;臭氧平均浓度162ug/m3,同比好转7.95%;一氧化碳百分比浓度1.2mg/m3,同比好转25%。目前七项指标均能完成目标任务。
与2015年相比,综合污染指数由6.26好转到4.22,下降32.6%;S02平均浓度由53ug/m3下降到12ug/m3,降幅为77.4%;氮氧化物平均浓度由30ug/m3下降到27ug/m3,降幅为10%;PM2.5平均浓度由67ug/m3下降到36ug/m3,降幅为46.3%;PM10平均浓度由104ug/m3下降到70ug/m3,降幅为32.7%;一氧化碳百分比浓度由0.9ug/m3上升到1.2ug/m3,增幅为33.3%;臭氧平均浓度由164ug/m3下降到162ug/m3,降幅为1.2%。
水环境指标完成情况及与2015年对比情况:我县水环境质量考核断面为清漳河麻田出省断面,为省考断面,以市实测水质评价,1-10月份,断面水质平均浓度达二类水质标准,优于三类水质考核目标。与2015年相比,由三类水质标准好转到二类水质标准,好转一个优良档次。
二、2020年主要工作措施
(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进情况
强化工业粉尘无组织排放整治。截至2020年9月,左权荣贸矿业有限公司、左权县中瑞冶金矿山有限公司等4家洗选企业和左权县通宝煤化有限公司、左权县飞宇煤化有限公司等6家洗煤企业及其他19家涉气企业全部完成了堆场全封闭建设,实现了扬尘污染全封闭管控。
开展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工作。今年我县对6家企业10台燃气锅炉进行了低氮改造治理。截至9月30日,其中5家企业8台燃气锅炉已完成改造治理,剩余的2台燃气锅炉也在11月底完成改造治理。
强化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我县购置配备2台移动式重型柴油车尾气监测设备,常态化开展柴油货车路检路查;在货运主要通道或物流集散地设立机动车联合执法检查站,利用便捷式设备对高排放车辆开展尾气检测。原则上,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停止国四及以下柴油货车进出厂区;重点用车企业要安装管控运输车辆的门禁和视频监控系统,监控数据至少保存1年以上。
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管控。我县划定了县城区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区域,严格管控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年初县生态环境分局对全县132台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登记编码并发放登记号牌,为下一步分类管控全县非道路移动机械,降低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水污染防治工作推进情况
县城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加强县城区控源截污纳管,推进污水管网建设,实现生活污水全收集、全覆盖,建成区全部消除黑臭水体。县城污水处理中心二期扩容项目在8月份开工,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6个乡镇政府所在地村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已完成招标和开工建设,于2021年6月底完工。
入河排污口管理工作:采取封堵非法入河排污口,全面实施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登记及设置审批。前半年,共对全县45个(按照排污口类型划分,工业排污口11个,工业雨水口7个,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排污口6个,城镇和农村雨水口21个)入河排污口进行了排查,并建立台账,目前完成整治的排污口36个,正在进行入河排污口登记工作,年底全部完成登记立标工作。
农村黑臭水体清单建立工作:根据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的通知》(晋环土壤[2019]185号)和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与黑臭水体排查的通知》的要求,于2020年6月份组织各乡镇开展了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工作,在各乡镇排查和市生态环境局组织的第三方机构排查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黑臭水体数量,建立了台账,并上传到了全国黑臭水体系统。
(三)土壤污染治理情况
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一是完成我县39个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建立了污染地块名录;二是按照《土壤污染防治法》要求,在土地开发利用前,对涉及用地性质变为住宅和公用服务、公用管理用途的原场地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共向市、县自然资源部门出具26个拟开发地块土壤调查审核意见;三是中晋太行炼化有限公司和左权县生活垃圾处理厂两家省土壤重点监管企业完成了风险隐患排查制度的建立和土壤污染现状自行监测工作;四是全力推进原左权同达煤气化有限公司的土壤污染地块治理修复工作,已投入治理补助资金1260万元,拆除安信房地产办公楼、施工单位职工宿舍、职工食堂等建筑,土壤常温解析和化学反应的负压式密闭大棚场地已建成投运,目前已处理土方2500立方米,污染严重土壤的处置已与广陵太原金隅水泥厂达成协议进行处置,已运往处置污染土壤1200立方米,全部土壤修复治理工程将于年底完成;五是完成了全县25个加油站的地下油罐更新改造任务,储油罐由单层罐改为双层罐;六是完成了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工作,不断提升耕地质量,确保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7%以上;七是精准科学施肥、施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八是建立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机制,实现畜禽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
科学处置危险废物。加大危废规范化管理和非法倾倒查处力度,组织辖区内涉危废企业进行培训,要求煤矿、洗煤、焦化等重点企业、医疗机构和汽修行业进行危险废物管控,建立危险废物产生和转移台账,建设危险废物暂存库,并实行制度上墙、专人负责,坚决杜绝违法处置危险废物行为。配合省公安厅和生态环境厅处置好阳泉平定“7.5”环境污染案件中的涉及我县的非法倾倒危废事件。案件之后迅速成立了倾倒危废处置指挥部,明确处置责任主体,对倾倒场地采取了苫盖和警戒等应急处置措施,对嫌疑人涉嫌违法排放污染物的行为进行立案查处,并移送公安部门,同时积极进行违法倾倒废物的转移处置工作,由左权金隅水泥有限公司从8月29日开始清运处置,9月2日全部完成现场清理工作,现已基本完成处置,共清理处置危险废物14车次385.94吨,其中废液53箱54.86吨、沾染性废土276袋331.08吨,危险废物处置累计费用181万元。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是执法人员严重短缺。目前我局执法和业务股室人员普遍短缺,一人身兼数职,很难适应目前繁重的环保工作任务和压力,乡镇一级的环保机构基本处于空白,给我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一定压力。
二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形势严峻。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关键之举、攻坚之策。今年形势更为特殊,对做好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秋冬季历来是流感等传染性疾病的高发期,受疫情输入影响,今年秋冬季存在新冠与其他传染性疾病叠加的风险,确保环境空气质量优良、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责任重大;二是进入秋冬季以来,企业加快恢复性生产,因疫情影响受抑制的产能和产量短时间内集中快速增长,特别是进入10月份,全县秋冬季污染物排放量出现反弹,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M2.5、PM10等三项数据呈现恶化势头;三是全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任务依然很重,道路扬尘和大中型柴油货车管控还不到位、露天秸秆焚烧和烟花爆竹燃放现象屡禁不止等,完成“10—12月份PM2.5低于39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气0天”任务艰巨。
三是对土壤污染防治的思想认识不够。企业和公众对环境污染习惯于大气和水的污染,认为天蓝了、水清了就是环境质量改善了,对土壤的状况没有引起重视,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没有一个明显的认识和标准,因此土壤法的宣传和贯彻还需进一步加强。同时在项目建设中,应该先对土壤现状进行调查,如土壤存在污染问题,必须要先行进行治理,治理达标后方可实施项目建设,但项目实施人对土壤调查和治理认识不够,工作滞后。
四是污染地块修复治理进展较慢。我县目前正在对原同达煤气化公司地块实施治理修复,但由于年初受疫情影响,加之项目实施单位动作缓慢,未能按上级要求及早开工,导致项目实施出现前松后紧的局面,挤占了后续的治理修复验收和风险评估时间。
四、下一步打算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大气、水污染防治指标任务要全面完成,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实现改善目标,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凝心聚力,振奋精神,举全局之力开展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向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环保答卷,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2021年工作计划
1、强化党政同责,深化环保认识。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是重大民生工程、重要政治责任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摆位。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部门履职、失职问责”责任制,党政主要领导亲力亲为、主动上手,着力构建“党委政府统领全局、部门单位各司其职、社会各方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2、大力开展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021年6月底前,完成全县乡镇政府所在地的6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已建成的桐峪镇、麻田镇、芹泉镇12个村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确保正常运行,逐步推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
3、大力推进农村垃圾综合整治。采取“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方式,全面清理整治农村生活垃圾,并因地制宜,编制农村垃圾处理规划,在条件成熟的乡镇建设乡镇垃圾处理厂,以缓解县城垃圾处理厂的压力和解决垃圾运输成本高、路途远的问题,实现垃圾网格化精细管理。
4、大力倡导绿色农业,逐步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随着人民群众对幸福感和健康感期盼的提升,绿色农业逐步提上日程,“十四五”期间,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转变观念,倡导绿色农业,鼓励村民使用有机肥、秸秆肥、畜禽肥,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发展绿色农业产业。
(二)“十四五”期间工作打算
1、左权县环境空气质量全市综合指数排名进入全省前30名;
2、“十四五”期间左权县创建生态示范县;
3、“十四五”期间实施以下重点工程:
(1)左权县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项目;
(2)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项目;
(3)清漳河河道综合整治项目;
(4)左权县五里堠垃圾填埋场二期工程;
(5)太行龙泉旅游区(二期)项目;
(6)左权光伏发电项目;
(7)县域煤层气管网建设项目;
(8)北郭晴岚不周山旅游公路等项目。
2020年11月30日
用户登录